王长科:助行业发展 当尽毕生之力
王长科
王长科,男,汉族,1964年出生,籍贯河北邯郸永年,工学硕士,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正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80年毕业于河北永年第二中学;1984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水利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岩土工程专业,师从我国著名土力学家王正宏先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获得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
社会任职
现任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工董事、科技委委员;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河北省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长科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微信公众平台“岩土工程学习与探索”创办人;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会员、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家组副组长、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勘察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副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施工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常务理事、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理事、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北省BIM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会长;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兼职教授。
主持工程情况及荣誉
王长科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发表论文117篇,出版著作11本,编制国家技术标准2项、省级技术标准3项,立项完成科技成果省级鉴定7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项31项。王长科同志对工程建设中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在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工程、基坑及地下空间工程、岩土地震工程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并积极用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对推动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和促进岩土工程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出版有《工程建设中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王长科论文选集》。在嫦娥三号登月研究中,成功研制出第一代低重力模拟月壤,为飞船成功登月做出了贡献。
单位评价
王长科同志眼界开阔,敬业精神好,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先后从事水工结构设计、岩土工程专业技术工作,主持完成大型水库加固设计、兵器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项目多项,荣获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多次;并对工程建设中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在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工程、基坑工程、岩土地震工程等领域提出许多新见解,为更好解决当期工程问题发挥了作用。尤其是他提出的地基第一拐点承载力基本表达式、土钉支护设计新方法和旁压试验新理论及工程应用新方法,为推动学科进步做出了贡献。
大师自传
1964年,我出生在河北邯郸永年县的一个平原村庄(现已划归邯郸市),按照我家的家谱记载,祖先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平阳府迁来。祖上一直务农,对知识分子十分敬重。
我的童年是在村里度过的。在我们村里的学校我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学校老师十分优秀。老师们和乡亲们对我帮助很大。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数学,上初中时,村里要修建一个砌砖小拱桥,拱券为圆弧形,匠人们第一次做,支模放线做不好,就来找我,我很高兴也很有兴趣,很快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图计算,帮助解决了拱券的放线。现在想起来这件事儿还是很有意思的。另外还记得一件事儿,就是初中毕业参加物理考试,我用线绳的办法分析了复杂电路电阻的串联或并联关系,当时还没有其他人想到这个办法。
在定州工地向姜泽栋董事长汇报工作
1978年我考入永年县第二中学读高中。学校在永年广府城里。广府城在永年洼淀,滏阳河畔,有2600年历史,洼淀面积超过20km2,有芦苇荡、“荷花世界”,护城河里的水碧波荡漾。广府城是杨氏、武式太极拳故里,古城保存完好,真真是一座古城、水城、太极城。永年二中的前身是明朝的春晖书院,到了1902年,清政府废书院改为了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中阶段的早操、上课、食堂排队、竞赛小组、晚上10点强制熄灯,还有登城墙,看晚霞,写作文,课间同学之间的太极拳简易推手、打手,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府环境古朴、优雅安静,在那里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其实那个时候条件比较差,但我当时从未意识到条件差。高中阶段我打下了良好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高考那一年,我的高考成绩中,物理单科成绩位居全校第一。
1980年,我16岁,高中毕业了参加高考,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当时高考是农业类院校优先录取,就这样,我被本来作为保底的志愿录取了。河北农业大学,位于保定市南关,前身是1902年慈禧御批成立的直隶农学堂,图书馆藏书量很大。农业大学的水利专业不同于单纯的水利学院,学的很宽泛。记得夏亨熹老师讲授弹性力学,他的声音很有磁性,很有气场,第一次让我们知道了笛卡尔坐标系。夏亨熹是知名空间结构专家,在网架结构领域上有独创,听说还特别受到了英国学界的推崇。夏亨熹后来做了水利系系主任,在升任学校校长期间,推出太行山办学道路。这几年中央号召学习当代愚公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李保国就是那一时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当时夏亨熹提出水利系毕业生的几个新拓展发展方向为:钢结构、岩土工程、建筑学。骆筱菊老师带领我们4个同学做岩土工程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土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骆筱菊老师和蔼又严谨,对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很深,让人一见就觉得她术业有专攻。我的毕业论文试验工作是在当时的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总院完成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国新时任总工程师。当时骆老师带我们去冶金勘察总院做试验时,李国新接见了我们。握手时我感到李总的手特别软。李总很和蔼,给我们讲了应力对土性质的影响,还给了我们一些日本的岩土工程技术资料。
和姜泽栋董事长一起在定州基坑内检查安全工作
到河北建华管桩厂参观学习
在农大上学,课程实习是很多的。其中地质实习安排在秦皇岛的石门寨,据说这是我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地质实习基地。我们班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带上地形图、罗盘、干粮、水和笔本,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大家沿着一条线,对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情况进行测量记录。
大学三年级时,有一位程玉川先生,是材料力学老师,给我们班讲了毕业报考研究生的注意事项。我选择了报考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有:高等数学、材料力学、土力学、外语、政治。考试之后,我初选入围,参加面试后,耐心地等通知。有的同学率先来通知了,打开一看,未被入取,鼓励其为“四化”做贡献。我的通知书是最后一个来的,录取了。在农大读书期间,我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小组,期间在学校图书馆业余读了不少书,尤其是哲学、历史和世界名著。
1984年,我20岁,大学毕业了,记得是9月份到北京西郊花园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入学,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我的专业是岩土工程,方向为土力学,导师是王正宏老师。后来知道王老师原来是一位土力学名家泰斗,他是我国土力学、土工试验、离心机、软基处理和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的奠基人之一。王老师2018年已逾94岁,身体健康,爽朗,神采依旧,依然关注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王正宏老师是江苏镇江人,长期跟随黄文熙先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开始,先后在南京水利实验处、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科研和教学。王老师的外语是童子功,在给我们讲授高等土力学时,常常中英文混合。我们班同学就是这样一开始就熟悉了高等土力学的英文词汇,为后来阅读英文文献创造了条件。我们这个高等土力学班是个联合班,联合了研究生部、水科院、清华大学、铁科院,老师们来自各个单位,有王正宏、濮家骝、卢肇均、周镜、杨灿文、汪闻韶、蒋国澄、陈愈炯、卞富宗、曹健人等。其中汪闻韶、卢肇均、周镜都是当时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我有机会聆听这么多名家的授课,收获颇丰。记得陈愈炯老师在讲土工试验时,说直接剪切试验的快剪记为Q,英文是快的意思,慢剪记为S,英文是慢的意思,固结快剪记为R,因为R在英文26个字母中,其顺序位置介于Q和S之间,所以固结快剪记为R。
有一次我们在清华上完一节高等土力学课后,正在跟着黄文熙教授攻读博士的李广信,在清华食堂请我们几个吃包子。当时的李广信、龚晓南都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岩土工程专业首批博士生,李广信是黄文熙的真传弟子,后成为一代土力学名家。龚晓南是曾国熙的真传弟子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读研期间,我学了两个真传。一个是土力学,我的老师是王正宏,王正宏的老师是黄文熙,黄文熙的老师是太沙基,世界土力学鼻祖;另一个是弹性力学,我的老师是徐慰祖,徐慰祖的老师是徐芝纶,徐芝纶的老师是铁摩辛柯,世界弹性力学鼻祖。说学了真传,是表达对母校和老师们的真挚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学的都是学科鼻祖及后来学者的真传。现代化教育是标准化教学,不是古代的口授心传,所以学的都是真传。
我的很多土力学知识,还有一些文史知识,主要来自我的导师王正宏老师。王老师不仅英文好,而且还很会写诗,他对国际国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界很熟,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很有滋味。我在王老师那里听到了太沙基的其人其事,了解到卡萨格兰德、邓肯等人的专业贡献,听说了我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发展过程中的许多趣闻趣事、名人轶事。受到了王老师的良好影响,潜移默化,我写的字也逐渐像王老师的字。
记得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到了挑选论题的时候,王老师问我怎么想的,我说不知道。王老师说,旁压试验方兴未艾,实践先于理论,试验结果解译和工程应用的理论基础支撑还不足,所以想安排我到兵器工业部勘察研究院实习。我参加了福州长乐电厂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旁压仪试验,工作量很大,期间,齐英武、尤大鑫、章家驹、肖娟,尤其是王志智、严金森高级工程师,给予了详细指导和帮助,我长了见识。实习回来后,王老师说:“你去北京图书馆阅读不少于100篇的旁压仪文献,国内国外文献各半,完成后找我。”我去了,照做了。王老师又找我,问我怎么样,我说了想法,认为其中什么需要研究,王老师听完乐了。王老师说,刚才你说的,就作为你的毕业论文题目吧。王老师这种引导、启发和指点的方法与成效,让我一直受益。1986年,我在校撰写了文章《预钻式旁压仪试验应力分析初探》,提出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旁压试验三个塑性区基本理论。王老师看后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推荐我参加了当年在溧阳举办的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第二届旁压测试应用技术讨论会。会上我做了学术报告,引起重视,姜前等人会下就找我交流。这是我第一次撰写开篇科技论文,很激动,整个过程至今仍历历在目。1987年,我以《对旁压试验中几个问题的分析和试验研究》为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揭牌
研究生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30多年来,我先后在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这三个单位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一直没有忘记,同时也没有忘记我的导师王正宏先生和班主任冯和老师的嘱咐: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做好专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
我经手的有些工程项目已经时间久远了,但印象依旧很深,比如,重庆某兵工厂的搬迁工程勘察、湖北大峪口矿的工程勘察、广宗县人民银行水泥白灰土砂桩复合地基、石家庄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基坑土钉支护工程、北京总参某基坑支护工程、石家庄国税局大楼工程勘察、石家庄市人民广场工程勘察、天津某研究所软土场地后压浆桩基工程等。之所以对这些工程项目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当初把汗水洒在了这些工地,而且就是在这些工地上,我找到了破解技术难题的创新灵感。1989年在湖北大峪口工程勘察中,我做了坡积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的150多组旁压试验,这是很宝贵的资料,后来陆续撰写的有关旁压试验的论文就是这个阶段奠定的基础。
参加广宗县人民银行地基处理工程,好像是在1990年,当时还没有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我和贾文华、姜彬生等人(贾文华当时是我们的主任工程师),在工地进行夯实水泥白灰砂土桩、碎石桩等地基处理。就是在这个工地上,我对复合地基原理进行了思考并得到了灵感,后来在《土木工程学报》发表《基础—垫层—复合地基共同作用原理》,提出了主动下刺和被动上刺的理论设想。
河北省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
大约是1998年,我们承担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工作,当时使用的载荷板还不规范。在石家庄地区,桩径0.3m,一般使用面积为0.5㎡的载荷板进行测试,复合地基检测采用的置换率和实际工程的置换率不相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当时同行的重视。我和贾文华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很快给出了两者置换率的换算办法。1999年我们参加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99岩土工程土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当时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对同行工程师的实践起到了参考帮助作用。
日中防灾环保研究会会长马贵臣先生到访
1991年年初,我遵照单位派遣,前去北京给林宗元大师做助手,承担编纂“岩土工程丛书”任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岩土工程治理手册》《岩土工程监理手册》和《国内外岩土工程实例选编》。林宗元大师是中兵勘察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全国首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时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协会秘书长。当时的国家计划发展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在着力推进“工程地质勘察体制向岩土工程体制转变”,核心思想是,各种工程中关于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治理、测试监测检测和监理、咨询,应由熟悉岩土的岩土工程师承担,不应将其割裂,岩土工程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注册执业岗位,而且是“大岩土”概念,打破行业的界限。这之前,各行业的岩土工程勘察一直是由行业的工程勘察部门做,岩土工程设计由行业的工程设计部门承担,岩土工程施工由行业的施工部门承担。推行岩土工程体制,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内行人干内行事。这实际上也是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宗元大师组织业内专家组成编制组,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始编纂“岩土工程丛书”。我给林宗元大师做了6年助手,从做秘书到做常务编委兼秘书、副主编兼秘书。这6年,我的眼界大开,理论水平空前提升。期间得到了张苏民大师、龚主华高工和汤福南高工的指点,还认识了常士骠、陈群、项勃、刘祖德、王步云、张在明、袁炳麟、马兰、顾宝和、张文龙、周亮臣、张旷成、卞昭庆、莫群欢、项勃等。这是多么熟悉响亮的名字,都是老一代开山专家学者,都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陪同客人参观土工试验室
1996年年底,我圆满完成了林宗元大师交给的任务,回到石家庄工作。之后我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工作。我提出的“石家庄土钉法”和地基第一拐点承载力基本表达式等,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获得了河北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奖。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发了100多个岩土工程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有一段时间内还开发了手机软件。另外。我还参加了国家嫦娥三号登月研究,成功研制出第一代低重力模拟月壤,为成功登月做出了贡献。在河北工作期间,我得到了梁军、梁金国、张振拴、孙贺臣等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向他们表示感谢!
梁金国大师拟组织编制河北省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邀请我参加,这次活动使我掌握了地基承载力表的编制。梁总、我和贾文华,是三个主要起草人,我们一起研究分析了全省700多套对比资料,最终建立了河北省的地基承载力经验表,出版了河北省技术标准。这是历史性的,功不可没!
2004年年底,我开始担任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我参加了兵器工业集团中青班学习,到宁波挂职锻炼,大约半年时间。这次培训,让我大开思路——管理是一门学问,管理就是生产力。我们班班长和同学们很优秀,都是兵器工业企业和研究所的高管,从他们身上我学习了很多,至今受益。
在高寒冻土工程工地
2005年年底,我被推荐加入全国注册岩土工程专业考试命题专家组,组长是张苏民,副组长是高大钊、李广信。一年有几次封闭集中的会议,命题组专家荟萃,气氛好,既是工作团队,也是技术交流平台。我从各位命题专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2010年年底,我担任中国兵器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要精力放在单位发展上了。
创办的微信公众号界面
2017年,我创办了微信公众平台“岩土工程学习与探索”,作为自媒体,我抽时间撰写了不少新的技术理念和解决方案,以期促进行业科技发展。2018年我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工程建设中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王长科论文选集》,在上级和单位领导与同事们的支持下成立了王长科大师工作室,结合单位发展需要确立了三个研发方向: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工程、土壤环境工程、空间信息工程。感谢老师,感谢领导,感谢同事和朋友们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为单位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个人文集书影
大师工作室成立
大师业绩
1. 代表性工程业绩
1)工程地质勘察
本人在重庆特种车辆厂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中担任工程负责人,1989年1月负责完成生活区一、二组团。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渔洞镇长江岸边,丘陵地区,占地面积大,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勘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采取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对坡积黏性土、碎石土和基岩进行了科学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建议。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
2)地基处理
本人在广宗县人民银行营业楼地基加固工程项目中担任工程负责人,1990年8月完成。项目位于邢台市广宗县县城,砖混结构,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无地下室。地基土为山前冲洪积软弱黏性土,地基加固设计采用水泥、白灰、砂、土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填入孔中进行夯实成桩,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布桩采用桩反力重心和上部墙柱荷载反力相重叠的原则,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先进。该项目1995年获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3)基坑支护
本人在石家庄市交通监控中心基坑土钉支护工程中担任审核人,1999年3月完成。该项目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框剪结构,地上10层,地下2层,埋深12.7m。基坑平面尺寸东西长63m,南北宽49m,北临办公楼,西临仓库,西、北、东三面直立开挖。地层为山前冲洪积黏性土、粉土、砂土,基坑支护设计设计采用土钉支护技术。经过科学计算,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最终成功穿过砂土层,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项目于2000年获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4)岩土工程勘察
本人在石家庄市国税局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担任审定人,1999年12月完成。项目位于石家庄市范西路。建筑物地上16层,基础埋深7m,框剪结构。勘察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取样室内试验等先进手段,科学评价了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层底墙柱荷载分布,工作组分别采用规范法、p1/4法机太沙基、汉森、梅耶霍夫等方法,综合评定后认为天然地基不妥,经过对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方案、扩底桩方案的详细分析,建议优先考虑复合地基方案。该勘察报告在岩土工程勘方案分析论证和建筑物地基变形预测分析方面,达到同期省内领先水平。该项目2002年获河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5)桩基工程
本人在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新一代动力建设项目1101号建筑物地基处理工程中担任审定人,2010年完成。项目采用后压浆灌注桩,桩径600mm,桩长40m。团队研究了后压浆机制、工法,使单桩承载力提高到2.3倍。该项目2013年获省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
2. 科技创新
1)工程勘察方面
本人延伸了旁压试验基本理论,提出了三个塑性区理论和孔壁剪应力通解,应用上提出了用旁压仪测定地基原位水平应力、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弹性模量、固结系数、基床系数、地基承载力的新理论新方法;编制了快速法载荷试验最终沉降量推算程序;提出了用抗剪强度指标直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新途径;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综合确定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获得心得;研究了压缩模量特性,建议了沉降计算中的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给出了石家庄地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验表;提出了固结试验基床系数换算为地基基础设计基床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深井载荷试验的应力解答,建议了其变形模量计算方法;提出了粗粒土压缩模量的确定方法;探讨了非饱和土基质吸力的本质,就工程应用提出建议。
2)地基基础工程方面
本人研究了地基承载力基本理论,提出了地基第一拐点承载力理论公式;研究了散体桩、实体桩、实散组合桩、夯实水泥土桩等的临界桩长、单桩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新理论;分析研究了人工挖孔扩底桩,给出了石家庄地区经验表;研究了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编制了地基沉降计算程序;提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提出了基础—垫层—复合地基共同作用原理;给出了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设计计算公式;提出了湿陷性黄土挤密桩设计新思路;建议了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确定方法;建议了复合地基复合土层压缩模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新思维,给出了复合地基载荷沉降曲线的推演方法;给出了桩竖向静载荷沉降曲线的推演方法;猜想了既有地基承载力的增长原理并提出计算建议;对赵州桥进行了工程分析,得出有益启示。
3)基坑及地下空间工程方面
本人通过研究土钉支护技术,改进了土压力分布模型、滑裂面模型,提出了“石家庄土钉法”、基坑边坡临界坡角计算公式、基坑边坡直立高度计算公式;提出了护坡桩抗剪承载力的公式;开发并编制了基坑支护桩的横向受力变形反分析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给出了基坑m值的室内试验测定方法;提出了基坑外侧为有限空间情况的土压力计算办法;针对坡顶复合地基超载的土压力计算提出建议;提出了基坑支护设计新思维。
4)岩土地震工程方面
本人分析并提出了液化判别深度、场地类别划分深度的建议。
5)在软件方面
本人参与编制了岩土工程专业计算机软件和手机软件,方便并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
6)其他
在嫦娥三号登月研究中,本人参与研制出第一代低重力模拟月壤,为我国首次成功登月做出了贡献。
3. 完成的科研课题
①河北省建设厅项目,变径混凝土灌注桩技术研究( 第7完成人 ),2003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30375。
②河北省建设厅项目,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研究(第8完成人),2003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30732。
③河北省建设厅项目,地基沉降计算软件开发研究(第1完成人,独立完成),2005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51579。
④河北省建设厅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系工程地质地层层序划分标准的研究(第11完成人),2005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51712。
⑤河北省建设厅项目,土钉支护设计方法研究(第1完成人),2006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61002。
⑥河北省建设厅项目,地基临塑承载力计算研究(第1完成人),2006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省级登记号:20061001。
⑦石家庄市建设局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描述电子记录系统(地质通)(第1完成人),2007年,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成果登记号:CG07012。
4. 获奖情况
①“人行广宗支行营业楼地基加固”,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1995年。
②“石家庄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基坑支护”,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2000年。
③“石家庄市国税局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河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002年。
④“石家庄市高联房地产开发公司3#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河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奖三等奖,2002年。
⑤“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
⑥“变径灌注桩成桩技术的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
⑦“地基沉降计算软件开发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
⑧“地基沉降计算软件”,河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007年。
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系工程地质地层层序划分标准的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
⑩“地基临塑承载力计算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
⑪“土钉支护设计方法研究”,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
⑫“注浆处理填土地基加固技术”,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2007年。
⑬“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描述记录电子记录系统”,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
⑭“新建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河北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008年。
⑮“京珠国道主干线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图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2008年。
⑯“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阳泉矿老鼠沟排土场边坡治理勘察、方案设计、施工”,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010年。
⑰“曹妃甸原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基坑设计与监测”,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2010年。
⑱“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新一代动力建设项目1101号建筑物地基处理”,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2013年。
5. 出版著作
①林宗元主编 .《国内外岩土工程实例和实录选编》,本人担任第一常务编委兼秘书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②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编委兼秘书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③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编委兼秘书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④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本人担任第三副主编兼秘书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⑤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监理手册》,本人担任第四副主编兼秘书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⑥林宗元主编 .《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副主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⑦林宗元主编 .《简明岩土工程监理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副主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⑧《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本人担任岩土专业编写人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⑨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副主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⑩林宗元主编 .《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本人担任第一常务副主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⑪武威,王长科,杨素春,王平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解答及分析 (2011-201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⑫王长科主编 .《工程建设中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王长科论文选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6. 代表性论文
①王长科 .《预钻式旁压仪试验应力分析初探》. 发表于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第二届旁压测试应用技术讨论会 . 溧阳:1986。
②王长科,王正宏 .《旁压仪试验机理研究》. 发表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 5 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讨论会,1987。
③王长科,骆筱菊 .《用旁压试验推求土体强度指标的方法探讨》. 载《勘察科学技术》,1989年第1期。
④王长科 .《边坡开挖设计的简化弹塑性法》. 载《现代勘察》,1989年第3期。
⑤王长科 .《用旁压试验确定土体模量的研究》.载《北方勘察》,1990年第1期。
⑥王长科 .《旁压试验P0值物理含义及其求法的研究》. 载《工程勘察》,1990年第3期。
⑦王长科 .《用旁压试验确定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初步研究》. 载《现代勘察》,1991年第1期。
⑧王长科,林宗元 . 《土钉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发表于中国兵工学会基本建设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992。
⑨王长科,林宗元 .《土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4届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⑩王长科 .《应力路径法在旁压试验分析中的应用》.载《军工勘察》,1992年第2期。
⑪王长科,章家驹 .《旁压试验孔壁剪应力的通解》.载《工程勘察》,1992年第3期。
⑫王长科 .《旁压模量物理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 载《军工勘察》,1992年第4期。
⑬王长科 .《用旁压试验原位测定土的强度参数》. 载《勘察科学技术》,1992年第6期。
⑭王长科 .《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孔穴扩张的弹塑性理论解》. 载《军工勘察》,1993年第3期。
⑮王长科 .《饱和黏性土旁压固结试验》. 载《工程勘察》,1994年第1期。
⑯王长科 .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载《军工勘察》,1994年第2期。
⑰王长科 .《散体材料桩临界桩长计算》. 载《军工勘察》,1994年第3期。
⑱王长科,汤福南 .《土的压缩模量计算探讨》.载《军工勘察》,1994年第3期。
⑲王长科 . 《m值的经验值选用》. 发表于微信公众平台“岩土工程学习与探索”,2018-10-05。
⑳王长科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综合确定》. 发表于微信公众平台“岩土工程学习与探索”,2018-10-06。
某高原试验项目
建 设 面 积:约 40000㎡
设计 / 竣工:2015年/2015年
所 获 奖 项:部级优秀勘察二等奖、河北省QC小组一等奖
某高原试验场项目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特种装备试验场,同时也是我公司(指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迄今为止承担的海拔最高的建设项目。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地形图测绘、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内容。该项目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为2.5m,当地为高原干燥严寒气候,空气含氧量近为内地的60%。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低气压、低氧、寒冷、干燥、多风、强日光辐射等自然环境条件是本项目的显著特点,高原地区特殊自然机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为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难题。该项目的创新点:在高原冻土地区,对冻胀融沉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对项目区地层土体在温度、含水量、荷载因素影响下的冻胀融沉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方案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实现抗冻胀和防融沉的功能,满足使用需求。该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技术国内领先,工程质量优良,安全生产有序。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JC1-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建 设 地 点:四川省雅安市
设计 / 竣工:2015年/2017年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全长约135km,东起雅安市对岩镇,经过天全县、泸定县,西至康定市炉城镇。雅康高速公路是由川入藏的首条高速公路,是四川进入西藏的咽喉要道,建成后将结束川藏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从四川雅安到康定的开车时间将由原来的6个小时缩短到1.5个小时。本项目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应土建合同段C10和C11标段。预报方法以TSP(弹性波法)、地质雷达等物探手段为主,超前钻孔等钻探手段为辅,结合掌子面地质素描的多种超前预报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30~150m范围内的围岩情况进行探测,确定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溶洞、暗河、涌水突泥、瓦斯等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并确定前方围岩级别,有效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
石家庄市二环快速路提升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建 设 地 点:河北省石家庄市
设计 / 竣工:2008年/2008年
二环快速路位于石家庄城市核心区一环的外侧,是石家庄市骨干路网规划——方格网加环形放射的双层快速环 ( 二环、三环 ) 之一,与“三横、四纵、九射”一起构成石家庄市的骨干道路网络。我公司承担了北环、部分东环及部分南环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本项目规模大,进尺11930.85m,工期紧,施工难度较大。在最大勘察深度50.00m处,除表层填土之外,主要地层为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25m以下顶部为薄层过渡含卵石砂土层,多呈中密~密实状,下部为厚卵石层,呈中密~密实状,进尺缓慢,易漏浆。针对本项目,我公司做了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搜集了大量区域地貌、水文、气象、地质等相关资料。线路区分布有湿陷性黄土状土,通过钻孔岩芯、探井Ⅰ级土样的室内试验成果,准确给出了相关岩土工程参数。该工程技术可行 , 经济合理 , 安全可靠 ,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
建 设 地 点:河北省石家庄市
设计 / 竣工:2016年/2019年
所 获 奖 项:公司级最具贡献团队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南北向骨干线,我公司承担嘉华站、南位站和嘉华车辆段至嘉华站区间明挖段的基坑设计工作。支护方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首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二、三层钢支撑),土钉墙及钻孔灌注桩+锚索体系等。该工程开挖深度深、周边环境复杂、场地内障碍物多,围护设计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围护形式相结合的方案。结合基坑所在地的周围环境状况、地层岩土特性,实施前做好事前控制,优化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在确保了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节省了工程造价。
某建筑物桩基处理
建 设 地 点:天津市
建设面积:约6008㎡
所 获 奖 项:河北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该建筑物桩基设计采用后压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此次采用后压浆技术进行地基处理,为天津地区首次采用该工艺技术,此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从质量上满足设计要求(桩间土强度提高近1.7倍,设计要求提高1.4倍,单桩承载力提高到2.3倍),而且从工程造价上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西柏坡公路勘察
建 设 地 点:河北省石家庄市
设计 / 竣工:2006年/2009年
所 获 奖 项:河北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西柏坡公路勘察项目地处太行山东麓,沿线地形起伏大,沟壑纵横,呈冲沟发育,穿越了山地、丘陵、河谷等不同地质地貌单元,施工难度很大。沿线的滹沱河特大桥、上东裕隧道为线路中重要的大型构筑物。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初、详勘两阶段均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通过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多种勘察手段,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及设计参数,并配合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科学、安全、经济的合理化建议。
深圳布吉街道龙岗大道、西环路南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
建 设 地 点:深圳市龙岗区
设计 / 竣工:2016年/2016年
所 获 奖 项:河北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本项目的测量任务是提供能够满足深圳市布吉街道西环路南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设计施工要求的测量成果,工作目的是通过地形测量和地下管线探测,为设计提供详尽的、准确的、现势性强、精度可靠的基础资料,以满足设计施工需要。通过地形测量和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人员采用内窥检测新技术、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查明了各种疑难管线,为业主提供了详尽的、准确的、现势性强、精度可靠的基础资料,满足了设计施工需要。该任务的完成为下一步管网建设提供了准确的管网资料,使施工过程有的放矢,经济效益明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不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的工作效率,为我单位以及甲方单位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某研发区工程建设场区工程地质勘察
建 设 地 点:陕西省商洛市
设计 / 竣工:2013年/2015年
所 获 奖 项: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建设项目地处秦岭山区,山间沟谷地貌,区域内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山脊多呈东北—西南向展布,最高点位于北部的秦岭分水岭,海拔标高介于2383~2576m之间,最低点位于洛源街的洛河出口处,海拔1230m。此项目为典型的山区勘察,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内容包括40多个工房建筑以及厂区隧道和浆砌石挡水坝工作人员分别进行了初勘及详细勘察,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针对本项目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实际实施中采用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挖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钻孔压水试验等)、物探以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及设计参数,并配合业主和设计、监理等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了科学、安全、经济的合理化建议。
陇南白龙江中上游石门—洛大段工程地质勘查
建 设 地 点:甘肃省陇南市
设计 / 竣工:2017年/2017年
白龙江位于甘肃境内,属长江上游汇源区,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加强,地质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常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突然发生。汶川地震造成白龙江流域内大面积山体、台塬、梁峁开裂,大量岩(土)体松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引发和加剧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了一些城镇的重大破坏。陇南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选定典型滑坡开展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包括典型滑坡体工程地质钻探,典型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坑槽探,岩样和土样测试分析,工程地质剖面测量及勘查工作点测量等。